12月10日,天壕環境(300332)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請求獲證監會批文核準通過。此前,預案顯示本次可轉債發行規模為4.23億元人民幣,扣除發行費用后,擬用于保德縣氣化村鎮及清潔能源替代煤改氣項目、興縣天然氣(煤層氣)利用工程臨興區塊煤層氣(第二氣源)連接線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三大項目。
天壕環境最初以工業余熱發電起家,2012年創業板上市。2015年,公司收購北京華盛,切入天然氣行業領域;2018年全資子公司華盛燃氣攜手中海油共建跨省長輸天然氣管道“神安線”,業務范圍開始向產業中上游延伸。本次募投項目,是公司在山西省內布局天然氣全產業鏈的重要一步。
募投加碼天然氣,承接上下游產業鏈
天壕環境的全資子公司北京華盛在山西省原平市、興縣、保德縣三市縣擁有燃氣特許經營權,本次募投項目有望通過建設完善當地的天然氣輸送管道,為子公司帶來更多的上游天然氣資源供應,打開下游城市燃氣經營和銷售業務空間。
具體上看,本次的“保德縣氣化村鎮及清潔能源替代煤改氣項目”投資總額3.03億元,擬利用募投資金1.78億,占比42.08%,主要內容包括:3條高壓燃氣輸配主管道、各工業用戶次高壓支線燃氣管道以及配套場站建設工程。
從項目內容上看,保德縣項目屬于典型的北方“煤改氣”工程項目,是我國自“十二五”以來便大力推行的重要環保政策。今年9月,生態部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中提出擴大工業和居民煤改氣范圍,覆蓋行業從5個擴展到39個,要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共完成散煤替代709萬戶。當前我國能源煤炭消費占比仍然高達57.6%,據相關預測,煤改氣行動今年將為全國新增約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消費,該項目的市場需求有保障。
除了積極響應國家“煤改氣”政策之外,保德縣項目還將連接當地優質天然氣資源。保德區塊煤層氣位于鄂爾多斯盆地東緣,是我國最優質的煤層氣儲藏區塊之一,當地煤層氣儲量約2000億立方米。項目通過在當地建設管道輸配設施,實現對當地煤層氣資源的有效和輸送利用,今后總供氣能力為3.66億立方米/年,惠及30戶公服商業用戶及約10000戶居民。
本次最大募投項目“興縣天然氣(煤層氣)利用工程臨興區塊煤層氣(第二氣源)連接線項目”投資總額高達8.38億人民幣,擬利用募集資金1.22億,占比28.84%。項目主要內容為山西省呂梁市臨縣、興縣境內的城市天然氣輸氣主管線、支管線及配套場站建設。
興縣管道項目同樣旨在連接上游煤層氣資源與下游工商業用戶,資料顯示,本項目主要利用氣源為臨興區塊煤層氣,包括趙家坪、圪垯上等煤層氣處理廠,天然氣儲量豐富,產能充足。項目建成后,將在下游供應興縣城區、康寧鎮區、瓦塘鎮區、各城鎮工業區及周邊多處工廠供氣,覆蓋范圍廣泛,按等熱值計算,能替代當地16.40萬噸煤炭消耗。
此外,興縣管道有望成為“神安線”管道沿線的重要補充。資料顯示,神安線途經山西省呂梁市,作為一條長輸干線,需要沿途的省級中輸管道和城市分銷管道對接下游用戶。興縣管道項目或成為神安線輻射沿途省市的關鍵渠道,兩大項目有望形成良好聯動效應,賦能公司整體天然氣業務板塊。
“神安線”投產在即,公司業績拐點將至
2018年天壕環境全資子公司華盛燃氣與中海油旗下的中聯煤公司合資設立中聯華瑞,投資建設“神安線”天然氣長輸管道項目。此前公告顯示,神安線起點為陜西省神木縣,終點為河北省安平縣,途徑山西省呂梁、忻州、太原、陽泉和河北省石家莊、衡水等三省近二十個縣。管道總長度約600km,設計輸氣能力約50億立方米/年。
此前預計神安線項目今年年底可實現山西-河北鹿泉段通氣,2021年中旬實現山西-河北段全線通氣。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神安線的項目或促使公司業績全面爆發。
據相關測算,神安線有望帶來直接管輸費業務增量約為1.62億元/年。目前我國天然氣管輸費用仍由政府定價,按照我國發改委規定的“準許收益率按管道負荷率(實際輸氣量除以設計輸氣能力)不低于75%時取得8%投資回報”的原則測算,神安線管道項目(山西-河北段)總投資為 41.42 億元,通氣后有望實現每年凈收益約3.31億元,歸屬于天壕環境的收益為1.62億元,約為19年凈利潤的3.44倍。
而公司也有望借助神安線從產地直接采購氣源,在減少氣源供應中間環節后,盈利能力或將提升。公司城燃業務特許經營權在山西省原平市、興縣、保德縣、河北省霸州轄區等。目前,山西省的天然氣出廠價約為1.3元-1.5元/方,陜西省為1.1元-1.2元,公司借助神安線從產地直接采購的煤層氣氣源價格約為0.6元-0.8元,在減少氣源供應中間環節后,每立方米約有0.8元-1元的額外差價收益。未來天然氣銷售的成本端有望進一步降低,進而增厚公司利潤。
此外,神安線還有望為公司的下游城燃業務帶來更多潛在收益。一方面,神安線連接上游煤層氣資源后,未來供氣量將迅速增長,有望為公司下游的城燃業務打開更多銷量。根據19年年報,公司年供氣量約4億立方米,而神安線設計輸氣能力約50億立方米/年,為公司年供氣量的12.5倍;另一方面,公司有望依靠管輸優勢,輻射管道沿途區域,獲得更多區域特許經營權。管道途經的山西省呂梁市、忻州市、太原市、陽泉市和河北省石家莊市、衡水市等省市均為北方用氣大市,天然氣需求量較大。
天然氣消費需求高增,政策利好行業發展
我國的天然氣消費需求目前正在高速增長中。中國已是世界第三大天然氣消費國,僅次于美國和俄羅斯。2019年,全國天然氣消費總量3067億立方米,11~19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1.4%。 據相關預測,“十四五”期間我國天然氣消費還將保持較快增速,未來五年保持8.4%的年均復合增長率,2025 年達到 4827 億立方米。
天然氣作為一種優質的清潔能源,替代煤炭、石油能傳統化石能源是天然氣產業的長期成長邏輯。根據《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等文件內容,國家明確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將天然氣培育成現代清潔能源體系的主體能源之一,目標在2020年、2030年實現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比達到10%及15%。
今后,隨著神安線項目的完工落地,乘著行業政策和市場利好的東風,公司燃氣板塊業績有望全面釋放。公司表示,今后會以天然氣業務為主體,依托神安線項目投產運營,擬通過建設支線或加大投資收購下游終端市場,整體轉型聚焦發展天然氣業務,力爭成為集長輸管道建設運營、城市燃氣及大工業客戶供應、綜合用能項目開發利用為一體的綜合能源服務集團。